关于
本博客
内容
这里存放的都是个人笔记,主要是零散笔记,walkthroughs 也有一点。
内容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 创建日期错误:一些笔记多次在不同平台迁移造成的,迁入新平台时,有些信息会丢失。我先后的迁移过程基本上是 Markdown 文件夹 → Notion → Obsidian。
- 代码文本或者链接错误:链接转换工具错误地将代码识别为链接导致的。换过好多工具了,总会在莫名其妙的时候被坑到。一些例子:C++ 里的
[[
是 attributes 的开始标志,一些插件却觉得这是 wiki 链接的开始标志;lambda 语法中的[捕获列表](参数)
更是像极了 markdown 链接。有时候连 shell 脚本都不能幸免,比如if [[ ... ]]
条件测试。2025/4/18 还有一种情况是,Obsidian 的相对路径前面没有加上./
,所以如果 markdown 文件在仓库根目录,那么先移动图片后移动文件可能导致文件仍然使用相当于仓库根目录的路径,构建成博客之后找不到。 - 图片模糊:为了节省空间对某些图片进行了压缩……
- 内容被移除:部分有错误的内容会直接更新,还有一些错误或者我有疑问(因为不想误导大家)的内容会(暂时或永久)撤下,链接生成方式也可能因为博客布局变化而变动,因此链接地址是不稳定的。
如果你不想看主页的琐碎内容,这些系列都可以点左边的小标单独订阅。从 2024 年 10 月 17 日起本站不再提供 Atom 订阅。
🔍 发现
📕 看书
以下内容也已经加入首页。
- C++ Templates: The Complete Guide
- CUDA by Example
- Pro Git
- Modern CMake for C++
- Inside the C++ Object Model
- The Linux Programing Interface
- C++ Concurrency in Action
没有加入主页的:
- Advanced Programming in the UNIX Environment:没看完转去看 TLPI 了。
📺 看视频
🧪 做实验
🤖 由 LLM 生成
这些内容被加入博客是因为有些内容需要补充,但是分享链接并不是在所有时候可行。它们不被展示在首页,但可以通过链接跳转进入。应该对这些 LLM 生成的结果保持一定的怀疑。
写作方式
目前是用 Obsidian 写,其中的一个文件夹拿来作为博客文件夹。通过创建指向子文件夹的符号链接,同样的内容应当能够满足多个博客框架的要求。比如,在 hugo 工程目录中创建指向博客文件夹的符号链接,其名称为 content:
cd hugo_project
mklink /D content blog_folder
用过 Jekyll、Hexo 和 Hugo。实在不觉得 Jekyll 吸引人,主题也都比较陈旧,我也没有在线编辑的需求。Hexo 扩展性比 Hugo 强很多,但是感觉也不够火了。Hugo 有一些缺点,比如对符号链接的处理是没有 Hexo 好的,扩展性也要差一点,不过处理速度快了很多。至于 Next.js……未来的某一天再看吧。
Important
用 Obsidian 写的时候要打开相对路径、禁用 Wiki 链接。如果同时有文档和图片需要移动到其他位置,先移动文档,再移动图片,保证图片的路径始终能被正确更新。
主题和个性化设置
见 主题选择、个性化设置。
交流
暂时没有添加讨论插件,可以在 Github 仓库发起 issue。
我写过的小工具
油猴插件
- Deepseek 官网保存提示词(可用,上次检查:2025/4/28)
- 全宽显示 beta.lmarena.ai 上的直接聊天气泡(可用,上次检查:2025/4/28)
Obsidian 插件
- Obsidian 插件:鼠标点击最下方空白区域可创建新行(可用,上次检查:2025/4/28)
其他脚本
- 论文相关:压缩 drawio 文件中的图片方便导出(相关文章: draw.io 图像导出的几个问题;可用,上次检查 2025/4/13)
- 代码工具:精确到行的 clang-tidy-diff